网友提问:
宣读检察建议(检察建议是什么)
优质回答:
离石: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 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下面是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为进一步净化校园食品环境,近日,离石区检察院对校园食品安全,公开向被建议单位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宣告送达过程中离石区检察院专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
离石区检察院在公益诉讼职责的过程中,发现离石区30余所幼儿园的餐厅存在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学校餐厅巡查记录表不完善、食品留样不符合规定、消毒设施不使用、肉类制品无法提供相关合格证明等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有损在园幼儿的身体健康,离石区检察院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公益诉讼立案调查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被建议单位积极履行主管责任,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使在园的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宣告送达会上,公益诉讼承办人宣读了检察建议书,通报了本次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情况,详细介绍了检察建议书依据的事实,对法律适用予以释明,并结合内容和具体案例一一解读了公益诉讼工作及检察建议的整改要求。
被建议单位当场签收检察建议书并作出表态发言,表示认可检察建议书中指出的问题,将认真落实,迅速整改,切实履行主管职责,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检察机关。
公开宣告送达的形式有利于增进检察机关和行政监管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促进问题的解决。消除了各单位认识误区和抵触情绪,为检察建议整改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离石区检察院将持续跟进行政机关的整改落实情况,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检察建议实效,提升检察建议刚性,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食品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司法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来源:离石区检察院
井盖虽小,民生事大。大街小巷的窨井盖,关乎群众“脚下安全”。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年发出“四号检察建议”,协同相关部门共同解决窨井盖的安全隐患,守护“脚下安全”。
新 闻 发 布 会
12月16日,静安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积极推动“四号检察建议”在区域内落地见效的相关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一年多以来,静安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贯彻落实“四号检察建议”,将窨井盖综合治理作为工作重点,成立一个工作专班,打通两个信息平台,汇集三方线索来源,开展四个专项检查,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增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检察主动性和针对性,以“一二三四五”协同推进“四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
成立一个工作专班
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
“四号检察建议”一经发出,静安区检察院迅速成立一个工作专班,由分管检察长挂帅,第二检察部负责人直接负责,抽调部门骨干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守护群众脚下安全排头兵。工作专班担负起建章立制、协调联络、普法宣传等主要职责,成员间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集中学习窨井盖的管理模式、工艺标准,共同走访关联部门,调研区域内窨井盖现状,发动全院干警利用上下班时间“多看一眼脚下”,搜集辖区内案件线索,形成专班专干,全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四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
· 区域内窨井盖隐患情况
打通两个信息平台
形成窨井盖治理合力
一是打通城市运行的政府管理平台。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协作配合,用法治化方法共同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治理。期间,检察官主动上门,走访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开展落实“四号检察建议”宣讲等,明确各部门具体联络人员,建立专项工作微信群,每周通报日常信息,突发情况、重大事项一事一报。
二是打通专职联络检察官与公安机关的定期沟通平台。在日常工作中,将涉窨井盖及城市配套设施监督线索列为重点,由专职联络检察官定期与公安法制部门研判分析110报警系统中涉窨井盖报警的数据,努力从中发现刑事监督线索,涉及公共利益的由检察机关开展社会综合治理。
汇集三方线索来源
全方位守护“脚下安全”
一是推送数据提取。静安区检察院与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周周谈”,借助行政管理数据平台的“千里眼”“顺风耳”,从12345热线等系统推送的实时、动态数据中共享与城市公共安全相关的问题发现和处置情况。
二是主动排查发现。以专职联络检察官为桥梁,每周到公安调阅110报警记录,从中排查、发现涉窨井盖等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线索,将造成物损人伤等一定危害后果的列为重点必查线索,逐一与接警派出所确认事故原因和后续处理情况。
三是第三方移送。对于尚未进入行政部门视野、也未造成物损人伤安全事故的问题隐患线索,静安区检察院开通线索征集渠道,社会公众可通过来电来访,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留言等方式提供线索。
开展四个专项检查
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见成效
一是学校周边安全专项检查。在排查学校周边窨井盖及配套设施时,发现一学校大门东侧窨井盖因施工单位临时用木板遮盖,未设置防护设施,致使一行人失足跌落受伤,遂向该窨井盖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要求督促规范施工,同时加强巡查,排除安全隐患,完善应急处置,该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非常重视,第一时间进行了整改。
· 学校门口窨井盖隐患情况
二是易损重点区域专项检查。根据城运中心和区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提供的大数据,先后梳理出四处因快递公司大型车辆违章停车卸货,开上人行道压坏窨井盖的问题线索,根据隐患的轻重程度开展联合专项整治。针对某快递网点门前有三个窨井盖被卸货车辆碾压后反复破损的情况,检察官实地走访,约谈该企业负责人,召开属地派出所、街道、井盖权属单位协调会等,及时修复了破损井盖,企业主在派出所和街道的见证下签署了保护公共设施的承诺书,至今未再发现有井盖受损情况。
· 区域内窨井盖隐患检查情况
三是辖区内军事单位周边安全专项检查。静安区检察院通过军地检察机关协作配合,共同排查了解放军某部周边马路和部分军人居住小区内20余个窨井盖,发现破损变形、凹凸不平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盖5个。静安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启动协同机制,通知区市政配套中心予以修复,并在二次核查过程中现场办公,区市政配套中心连夜完成整改。军地检察机关协调配合,共同贯彻落实“四号检察建议”,确保军事单位周边公共安全,切实维护军人合法权益。
· 军人住宅周边窨井盖检查情况
四是“头顶上”的安全专项检查。静安区检察院积极落实“四号检察建议”,并把窨井盖治理的“点’辐射到老百姓“脚底下、头顶上、生活中”公共安全治理的“面”。根据城运中心的线索反馈,检察官将辖区内某小区外墙脱落影响居民出入安全的线索移送公益检察室,并与该部门检察官走访现场,核实相关情况,共同解决困扰百姓的实际问题。
“五位一体”模式
着力推动长效长治
1 信息共享互通机制
2 数据提取发现机制
3 线索分类移送机制
4 监督督查机制
5 宣传引导机制
静安区检察院在谋划落实“四号检察建议”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建立了信息共享、提取发现、分类移送、监督督查、宣传引导“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好“脚下安全”这桩“头等大事”。
下一步,静安区检察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入推动“四号检察建议”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延伸公共安全治理覆盖面,将高空抛(坠)物、盲道、玻璃幕墙、消防栓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纳入治理范畴,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以推进社会治理、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为己任,切实守护城市公共安全,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
来源 |静安检察
下一篇